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一张特殊的通行证——带着爱心的第一批医疗物资抵达武汉
2月14日凌晨,一辆依维柯货车在大雾中启程,它的目标是湖北武汉的三家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江夏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三家医院分别驻守着区人民医院支援武汉的三批医护人员。依维柯货车上装载着一批医用防护、生活等抗疫物资,这些物资是由市级部门、医院、在武汉医疗队员家属和科室给他们精心准备的。 依维柯货车头挂着一张通行证,江苏省公安厅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在这张特殊通行证的保护下,依维柯货车破雾而行,将后方人们的关心和爱心运送到前线的“战士”身边。 据悉,我院先后于1月25日、1月27日、2月9日派遣3批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第一批队员是3名90后护理人员,驰援武汉江夏第一人民医院;第二批队员是1名护理人员,驰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三批队员是38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同济医院。 “三批队员的组队通知和出发时间都比较匆忙,我们也没准备充分,就这样把他们送走了,一定要时刻关注队员的需求,确保后期物资供应。”医院领导对采购中心下达了指令。 医院始终关心前线人员,通过微信群时刻了解他们的需求。物资采购中心主任杨燕说:“以前的两批队员四个人,医院准备的物资都用快递托运。现在‘大部队’去了,物资准备的多,院领导商量了一下,决定用依维柯货车运送,这次医院准备得很充足,基本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此次,物资运送车辆将分别前往武汉3家医院为队员们运送物资。 此次准备的物资共57个品种、8000多件物品,包括防护和医疗物资:N95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药品等;生活类物资:保暖物品、保暖衣物、清洁消毒类用品、面霜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物资:营养品、方便面等;市级部门配发的鞋子;还有42名队员家属为他们准备的物品。 看到微信群里队员们被防护眼镜磨破的鼻梁,医院特别为他们准备了外用药品和保湿类面霜。“小到指甲剪、一次性内裤,大到行李箱,我们都想到了”,杨燕的孩子在外地读书,她为队员们准备物资就像为自己远行的孩子一样面面俱到,恨不得让他们把家搬走。 2月12日,医院物资采购中心接到前线医疗队员们的物资需求清单后,全体工作人员立刻忙碌了起来,分成几个采购小组,有的在市面上采购备货,有的联系供应商和批发商备货。物流不方便就自己开车去厂家取货。为了备齐队员们需要的洗手液,工作人员直接开车去厂家,等在厂家的生产线上,一下流水线,就立即采购装车,几乎是利用了所有的社会关系调配物资。仅用了一天时间,所有物资均采购完毕,并完成打包、封箱、装车。 连续两个晚上,物资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忙碌到凌晨,“和前线的队员比,我们做得真不算多,工作也不危险,这也是我们唯一能为前线人员做的”,物资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黄辉辉这样说。 用货车送物资去湖北武汉,长达600多公里的路程,进入的是当下新冠肺炎肆虐的疫区,不仅需要的是技术,更是勇气和担当。物资采购中心的雷绍强主动请缨:我是共产党员,我是蓝天救护队成员,我有30年驾龄,我自驾去过西藏、新疆等地,我的车轮遍迹全国各地,一连串的请示,让领导没有理由回应与拒绝。就这样,前一刻还在为队员准备物资的雷绍强,立即与另一名驾驶员共产党员尹华一起进行车辆的检护,做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月14日凌晨6点,满载物资的车辆启程前往武汉。 此次物资的顺利运送,也得益于那张特殊的通行证。医院办公室将运送物资的申请递交到区卫健委后,区卫健委立即联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帮助医院联系区交运局,多方协调下,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为医院颁发了车辆通行证,让溧水到武汉本该关口重重的道路,变成了一条爱心运送专线。
上一篇:一封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