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六旬老太突发脑梗死,“溶栓-取栓”抢回大脑
在医疗领域,每一次与病魔的较量都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赛跑。近日,我院神经内科医疗团队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默契的协作,在有限的抢救时间内,成功运用“溶栓-取栓”技术,挽回了一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健康,让她的生活得以恢复正常。 近日,家住石湫的64岁陈阿姨(化名),在一个平常的午后,像往常一样忙着家务。突然,毫无预兆地,她感到自己的右上臂失去了力气,抬不起来,右腿也瞬间麻痹,失去了知觉,无法站立。更糟糕的是,她想呼救,却说不出来话,不能言语。家人见状,赶忙将她送来我院急诊科。 急诊科在接诊后,迅速启动了脑卒中绿色通道,神经内科值班医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检查发现陈阿姨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力共分6级0-5级,0级为最差),部分运动性失语,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判断,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此刻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当脑血管被血栓堵塞,脑组织得不到足够血液供应,就会引发急性脑梗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越早开通堵塞的血管,就能挽救越多濒临死亡的脑细胞,对于患者恢复也越好。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医疗团队丝毫不敢懈怠,争分夺秒地完善各项检查,同时快速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溶栓-取栓”治疗的指征。 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让血栓慢慢溶解,使血管重新通畅,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而取栓治疗,则是通过微创介入技术,用取栓支架等器械把血栓取出来,打通血管。这两种治疗方式都对治疗时间有严格要求,是挽救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经过严谨细致的评估,所幸患者符合“溶栓-取栓”的条件。此时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在和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医护人员立即在急诊为患者行静脉溶栓。 同时,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迅速集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取栓,在介入手术室紧张有序地展开了。 医生们熟练地操作着先进的介入设备,通过导管及取栓装置,将堵塞左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栓成功取出,让原本堵塞的脑血管重新恢复了通畅,血流得以顺畅灌注到缺血的脑组织,警报终于解除。 术后,患者被送入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因为抢救及时,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仅在介入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原本无力(溶栓及取栓前肌力为0级)的肢体就开始恢复力量(当时3级,可以抵抗重力抬起),言语表达也越来越清晰。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恢复情况越来越好,至出院时,肢体肌力已经恢复到4+级,已经能够自主独立行走,实现生活自理,精神状态也与发病前无异。 陈阿姨激动地说:“真的特别感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如果不是他们的救治,我都不敢想象现在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神经内科主任郭怡菁主任介绍,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威胁极大。而“溶栓-取栓”治疗就是目前针对这类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它对治疗时间窗有着严格要求,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陈阿姨能够恢复得这么好,得益于家属送医的及时,我院高效的绿色通道以及整个卒中中心医疗团队专业的协作配合。 这一成功案例只是我院神经内科在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道路上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医院高度重视脑血管疾病的救治工作,不断优化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加强医疗团队的专业培训,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快速、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让更多像陈阿姨这样的患者能够摆脱疾病的阴霾,重归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