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溧水区人民医院与中建杨子悦年颐养中心正式签约合作,共筑“互联网+护理”新生态
手写感谢信、“12345”政务感谢工单……两年来,不同患者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对我院血液科的谢意,在这些文字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医者仁心”。信中,他们感谢这个团队精湛的医术,更为医护人员在治疗中展现的温暖关怀和“想病人所想”的医者情怀所感动。 2025年6月,市民芮女士(化名)再次通过“12345”政务工单向血液科致谢,工单带着我们回忆了一个普通家庭看病求医的故事,让我们对“医者仁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去年11月,芮女士父亲在我院血液科主任熊辉霞处确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情复杂,几乎立刻让这个不太富裕的家庭如坠深渊。 熊辉霞凭借深厚经验,精准地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家属彷徨的心。她以清晰、温暖的话语解释病情,化解了家属对未知的恐惧。血液科医师杜胜男则以精湛技术和春风化雨般的耐心,细致观察病情变化,不厌其烦解答每一个疑问,用专业与关怀成为患者和家属最坚实的依靠。护理团队从细微处关心,在点滴中关怀,在件件细枝末节的小事中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温暖,驱散了病痛的阴霾。 芮女士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此前父亲患病已花费巨大。了解情况后的血液科医护团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反复斟酌,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充分考虑芮女士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从检查项目的选择到用药方案的调整,坚持做到每一步都必要且恰如其分,不给患者增添经济负担。 在信中,芮女士写道:“每一次检查,每一次用药调整,医护团队都严谨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父亲原来的血小板总数是个位数,一个月要住三次院,正是因为你们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医术,父亲的病情才逐渐得到了控制,身体状况也大为改观。”她由衷地感谢这个优秀的团队,向他们展现的专业和温情表示谢意。 芮女士只是血液科众多患者和家属中的其中一个。多年来,对于血液科医护来说,“医者仁心”四个字不是印在名片上的话语,而是他们的行动指南。在血液科,每一次治疗都是一场战斗,医护们更像是患者最坚实的战友。他们与患者携手对抗病魔,以责任与热爱成为患者生命道路上最可靠的守护者。 每一次病人重拾信心,重展笑颜,背后都凝聚着医护团队的日夜坚守、默默付出。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不仅是赞誉,更是血液科医护“医路有温度,守护有力度”的生动写照,激励着科室继续以专业与爱心,为更多血液疾病患者撑起生命的希望。
上一篇:党员走基层,送医进晶桥——我院临床第三党支部开展党员“走基层,办实事”义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