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医学人文青团子
俗语说:一月吃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儿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九重阳…… 中国的食文化举世闻名,民间小吃花样更是不胜枚举,异彩纷呈,占据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半壁江山。清明前后,江南一带习惯吃青团。青团子,融入了我们骨子里对传统的重视、对亲情的眷恋。 老家做的青团子可称一绝。 制作青团子的主要原料是糥米粉和青色的植物,并不是青色的植物都可以做青团子,苏、锡、常一带喜欢用嫩麦苗汁,还有用苎麻叶的,甚至有人用青草在洗衣板上将它搓绒后,取绒和青草汁和糯米粉做青团子。 老家做青团子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学名叫鼠曲草的植物,它可入药,润肺、止咳,治气管之类的疾患,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一40厘米或更高,叶片上有白色厚棉毛,多生长在水沟边、田埂、水渠埂上,耐旱,成片生长,只要找到一株,周围会有较多分布。老家人称其为"破絮裹",所以青团被称为"破絮裹"团子。正宗的"破絮裹"团子的制作,需要略粗的糯米粉(超市买的水磨粉不行),红糖、蒸笹,最主要的工具是石臼。 前几天,同事小陈采摘了不少"破絮裹",做了不少青团子,但一点点青团子的味道也没有,如果闭了眼睛或黑天吃,应该和普通团子的味道没有两样。我问她:你怎么做的?她说:我把破絮裹洗净用刀切碎,然后在开水锅里煮一下,用煮熟的汤、草和上在超市买的糥米粉,搓成团子放到笼笹里蒸的。一开锅盖十几个团子全部摊塌,互相粘在了一起,成了一张大饼,用筷子一挟,起码牵拉有半尺多长,吃时恨不得另一只手拿把剪刀或小刀才能吃到嘴!你说揪不揪心(大笑)。 我是得到了父母亲授的制作青团子真传的。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也就是油菜刚开花的时候,母亲会带着我,拎着竹篮子去田边地头采摘"破絮裹",用不了一顿饭的工夫,就会采满满一篮子。早一天母亲会把淘好的糯米凉到半干时,送到碾米厂粉成粗粉,再稍微凉干,然后把洗净的"破絮裹"按一定的比例加上少量的水,放到村里的大石臼中锤烂。要反复锤打,直到破絮裹和米粉形成一个整体,父亲还要拿出来在木桌上反复摔打,这时候大团绿绿的、光滑的半成品就做成了,米粉团就象包子店里揉好的面团一样,再掐揪成一个个小疙瘩包上红糖,搓成圆圆的小团子放到笼笹里蒸熟。蒸好的青团,圆嘟嘟的,油绿如玉、清香扑鼻,咬上一口,糯韧绵软、沁人心脾。吃起来感觉是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实践证明,青团馅除了红糖,包其它馅味道都不对,有人尝试过包芝麻、红豆沙等,味道都不正宗。 如果肠胃比较强大的话,还可以试试吃冷的青团。由于冷却后淀粉会硬化,因此青团的口感会由软糯转换会夯实,可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妻子在我的培训下能制作一手好青团。为了能吃到正宗的青团,也不使这门古老的技艺失传,也为了纪念我的父母亲,我特意花了几百元钱,请老石匠做了专门的石臼、石锤。最近晚间经常会听到从我家发出的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引来好多人过来询问。 现在的物质生活太丰富了,超市、网上什么都可买到。也有用塑料薄膜包好的青团子,颜色是青绿色的。咬一口很甜,还粘牙,吃的不好沾在咽喉处上不得上,下不得下,弄的不好还会出人命,味道和我老家的比,就差多了。 "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这是说的古代有名的食客和吃货的。懂吃,才是第一流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