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医学人文小桥头
石臼湖水沿着诸家村东边,再到村庄前面,形成了一个港叉,港叉往南越来越窄,又成了一条小河;再穿过村口的小桥流向了南边的几条河流。 石臼湖历史上曾发过几次大水,村前面的许多家房屋被淹,但洪水从来没淹没过村口这座小桥。小桥仅十几米宽,东西走向,桥两边是用村后凤栖山上的麻石砌起来的。桥面就是并排放着的几块水泥板,光秃秃的,没有栏杆。桥面可跑拖拉机、人力板车,它是出入诸家村的主要通道,诸家人亲切地称为小桥头。过去家家房子都很低矮,村上没有楼房,因此小桥显得并不小,甚至感觉有点高大。 过了小桥头就出了诸家村了。附近几个村庄的人和车出入都要经过小桥,早晚间小桥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春天,妈妈们在桥下的乱石堆上淘米洗菜、洗衣服,可以看到几只大白鹅悠闲地浮在水面上,一会儿张开翅膀扑打着水面,溅起一阵阵美丽的浪花;一会儿把头钻进水里,尾巴漂浮在水面上有节奏地摇来摆去;一会儿用小红掌在绿水中拨动着,并张开大嘴发出嘎嘎的叫声。 夏天,盈水期到了。于孩子们来说,下河洗澡,这是最美的事了。上树摘枣,房檐掏鸟,下河洗澡,这是七十年代男孩子们几乎都经历的成长故事。放了假的孩子,时间和身体都自由了,他们常常相约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小桥头下洗澡、玩耍,许多妈妈们拿着竹棍子追打从桥上往下跳水的孩子们,尽管大人千叮万嘱不要下去,怕危险。 秋天,小桥被朦朦胧胧地笼罩在秋雨中,倒象是一幅精美的水墨画。人们肩挑满担的稻谷幸福地晃荡在小桥上,沉甸甸的大丰收,个个心中涌起强烈的满足感。 冬天,小桥是人们的期盼。小桥头总是站着三三两两的人群,翘首期盼远方的儿女春节回家团圆。老人蹒跚的脚步,佝偻驼背的影子是做儿女的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至于为什么在小桥的后面加一个头"字,可能是小桥在诸家村的最前面,"头"者"首"也,小桥好比是诸家村的头或首吧!斑驳的桥身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默默注视着它的后人,它见证了村民们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 我第一次离开家乡是入伍参军,在阵阵锣鼓声、鞭炮声、父母和亲朋的哭泣声中,家人将我送到了小桥头。母亲抽泣着,由姐姐搀扶着伫立在小桥头,直到我远去的身影变的模糊了、越来越小了,父母才在亲戚的劝说下回到家中……后来收到姐姐的信,说母亲在家看着我睡过的床铺、衣物,一直流泪,好几天没有好好吃喝,嘴里经常念着:儿女就象燕雀子,家就象雀子窠,小雀子长大了总是要飞走的。 乡村的音乐是由鸟鸣和犬吠声组成的。这是一个最平常不过的日子,熟睡中的村庄在鸟鸣犬吠中醒来。突然听到“妈妈、妈妈,你不要走、不要走哇!”并夹杂着“突突突”的拖拉机声,原来是金金带着弟弟银银和三岁的妹妹金花,边哭边跑,追赶着一辆拖拉机,只见上面装满麻袋并坐着一位三十多岁妇女。原来这是他们的妈妈。这妈妈是外省人,多年前嫁到了在外跑船的诸家村人,也许是家庭贫乏窘困或嫌丈夫太老实木讷,也可能由于思念家乡,她竟然丢下三个幼小的孩子,跑了!弟弟银银长的瘦小,跑的比较快,拖拉机快上小桥时正好是上坡,冒着黑烟速度慢了下来,银银的双手已经抓到了拖箱的后缘,狠心的母亲往前探着身子,用手扒脱银银的双手——这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和心碎啊!拖拉机过小桥后一路平坦,加速起来。望着飞奔而去的拖拉机,三个孩子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只好在小桥上抱头痛哭!这悽惨的一幕可不是在电影里,更不是在故事里,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小桥头!被哭声惊动了的村民们迅速围拢了过来,望着眼前的场景无不为之动容。俗语说: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最悲惨的。妈妈无情地出走,对三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跟丧母没什么区别,三个孩子被噙着泪水的几位长辈拽回了家,从此过着无母管束、象动物一样散养的日子……令人释怀的是,二十多年后,这三个孩子在磕磕碰碰中相继长大,都先后成家了,金金和银银还事业有成。 七十年代,正是小桥头最辉煌的时候。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凤栖山庙会。庙会前十几天,小桥头就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七月份石臼湖正是长水期,安徽的木材商们从山里放木排下来,木料是过去盖房子最需要的,还有一船一船的货物通过水路运进来,木头、水缸、腌菜的坛子、竹器堆满了小桥头,附近村子的人纷纷过来采购。至今我家里还有两个腌菜的大坛子,这是兄弟们分家时,母亲留给我的主要财产。过去的物件质量真好,几十年过去了还完好如初,现在被妻用来装米装油。这时祠堂里会组织村上的壮劳力过来帮助卸货,维持秩序,收取场地费和劳务费。每年庙会期间,祠堂里会有一大笔收入,这些钱村里用来办宗酒,也可用来修修补补祠堂,这就是口口相传的老古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房子由小到大,鳞次栉比的楼房拔地而起。小小的石桥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村民的需求了。前一段时间回老家,看到公家在小桥的边上修建了一座气势雄伟的大水泥桥,桥的两边挂着巨幅的宣传标语,洁白的围栏,宽敞的水泥桥面,现代化的柏油路面代替了过去的砂石路。 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保护,小石桥身上承载着祖祖辈辈的美好愿望,幻化成诸家村人心中永恒的图腾,庇佑一方水土兴旺发达,庇佑苍生百姓繁衍生息。小石桥见证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它虽然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它的名字还是被村民们保留了下来,我们称新水泥桥的那一片还是——小桥头。 (夕阳下的诸家村 陈春香摄) 邢学军简介:小名邢跃,南京市美协会员、南京市青美协会员、溧水区美协副秘书长,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美术老师。从小在诸家的外公外婆家长大,在诸家读完初中才离开,对诸家的一草一木记忆尤深,在他的画笔下能找到诸家村从前的影子。
|